什麼是自由潛水?廣義來說,把頭放進一盆水中憋氣,就算是在進行自潛了。假如你不想攜帶過多裝備,想嘗試單靠一口氣潛入海中探索海底世界那種自由自在的感覺,那麼你肯定需要這篇自由潛水基礎指南。今天就讓七分之二的探索成為你自由潛水的領航員,為你解答新手自由潛水常見的 10 大問題!
自由潛水與水肺潛水的差異?
潛水分為自由潛水、水肺潛水兩種,雖然兩者都是潛水,但卻是完全不同的兩項運動。你可以想像籃球和撞球,雖然都是球類運動,但方式截然不同、樂趣也不同,自潛和水肺潛水亦是如此。
而自潛與水肺最簡單也最好區別的差異在於「呼吸」:水肺潛水是揹著氣瓶潛入海底,一支氣瓶能提供約 1 小時左右的時間,讓你慢慢呼吸、好好地在海底逛街;自由潛水則是靠著一口氣下潛,深度、憋氣的氣長與每個人的身心靈鍛鍊有著密切關聯,用最像魚的方式感受大海。
呼吸是讓大家最好理解的差異點,其他還有下潛方式、上升方式、平壓方式、裝備操作、潛伴制度⋯⋯等等,水肺潛水和自潛兩者的進行方式其實都有著很大的差異。
有沒有更詳細的水肺潛水介紹呢?
想更加深入了解水肺潛水,可參考【水肺潛水基礎指南】水肺潛水證照這樣考!解答新手 10 大常見問題一文。
自由潛水是不是很危險?
自由潛水被視為世界上第二危險的運動,這句話可能會先嚇跑一大半想學自潛的朋友。但其實從事任何運動本來就是都有風險的,甚至我們的每一天也都處於大大小小的風險之中,正是因為知道有風險,才更需要去報名自由潛水課程、學習專業的自潛知識。上課後你會發現,只要遵守安全潛水的規範、落實潛伴制度,自由潛水其實沒有那麼危險。
除了遵守上課時學到的知識外,也要記得切勿「獨自潛水」。很多人會想說只是在很淺的地方玩個水、練一下閉氣,縱使沒有潛伴也無所謂吧?但任何深度都有可能發生 BO,尤其是在上升接近水面時,水壓變化大的情況下特別容易發生!不只下潛時不可以獨潛,在沒有潛伴的情況下光是練閉氣都有可能發生憾事,越是被認為安全的情況越可能低估意外的風險,進行自潛若沒有潛伴陪同,等於把自己暴露在高風險之中,「Dive alone, die alone. (單獨地潛水,孤獨地死去。)」遵守潛伴制度絕對是自由潛水的第一條誡命。
自由潛水會不會有得潛水夫病的風險?
自由潛水因為過程中只有一口氣,氮氣的含量其實相當低,只要在每一潛之間的水面休息時間夠長,就可以避免減壓病的問題。
不會游泳可以學自由潛水嗎?
「我不會游泳能學自由潛水嗎?」這大概是所有新手最常問的 Top 1 問題。不會游泳絕對不會是阻礙你學自潛的絆腳石,其實許多水肺、自潛的潛水員都不會游泳!但游泳在自由潛水這項運動中還是非常重要的,畢竟自由潛水是一項海中活動,假如某天真的突然在海裡發生突發狀況,多一項自救能力絕對是更加安全。就算你今天不打算接觸自潛,也會建議你去學個游泳,畢竟平時去玩水,也可能碰上媽媽跟女友同時掉進海裡,必須下去救一個的人生難題。
憋氣不長學自由潛水會有障礙嗎?
自由潛水憋氣也是初學者常常會擔心的一塊,閉氣是自由潛水課程的其中一項重要訓練,但自由潛水的閉氣不同於我們平時單靠蠻力憋氣,在課程中教練會教導如何放鬆、呼吸的技巧,如此一來便能大幅延長閉氣的時間,因此憋氣不長別擔心,靠後天努力是可以進步的。
自由潛水證照有什麼用途?
自由潛水證照依照能力程度分為不同的級別,只要完成課程並考過該級別所設定的門檻,結業後就能拿到自潛證照。在台灣假如你想去深水泳池練習、向潛店租借自潛裝備,通常這類場館都需持有自由潛水證照才能租借使用。
有規定至少需要哪種級別的自由潛水證照嗎?
自潛證照跟水肺潛水證照有很大的不同,自由潛水沒有規定一定要拿到某個證照級別才可以從事,但自由潛水課程還是非常重要的一環,因為在上過自潛課程、實際演練救援後才能夠有效率地、紮實地學習關於自由潛水的知識,比起證照本身,考取自潛證照過程中的收穫才是更重要的!
自由潛水證照種類有哪些?
目前台灣常聽到的幾個自由潛水系統有 AIDA、PADI、SSI 及 Molchanovs(抹茶)等,不同系統間證照的分級及考核標準各有差異。 我們可以把自由潛水系統想像成一間間不同的大學,每所大學有不同的畢業門檻,有些大學是有著某項專長的老字號、在世界各地有很多分校。自由潛水證照也是如此,各系統的差異主要在於級別、過課標準及教材,但該學的自潛技巧基本上都會讓你學到。
AIDA 和 PADI 各自都有最初階的證照,分別是 AIDA 1 和 PADI Basic Freediver,但這兩個都以平靜水域(多為泳池)為主,比較適合單純想要體驗看看自潛的人;如果想要直接學到可以下海的自由潛水技巧,則會建議直接選擇下一個階段,也就是 AIDA 2、PADI Freediver、SSI Level 1,以及 Molchanovs Wave 1。以下是四種主要自由潛水證照種類各自的考核門檻,其實都大同小異,僅有些微深度和時間的差異:
證照名稱 | AIDA 2 | PADI Freediver | SSI Level 1 | Molchanovs Wave 1 |
年齡限制 | 年滿 16 歲(未滿 18 歲者須有家長同意書) | 年滿 15 歲(未滿 18 歲者須有家長同意書) | 年滿 12 歲(未滿 18 歲者須有家長同意書) | 年滿 16 歲(未滿 18 歲者須有家長同意書) |
游泳需求 | 具有連續游泳 200m 能力或使用浮潛三寶完成 300m | 具有足夠的游泳技巧和良好的健康狀況 | 無 | 具有連續游泳 200m 能力 |
課程時間 | 18-20hr | 18-20hr | 18-20hr | 18-20hr |
學科考試 | 75 分 | 75 分 | 80 分 | 80 分 |
靜態閉氣 | 2 分鐘 | 1 分 30 秒 | 無 | 1 分 30 秒 |
動態平潛 | 40 公尺 | 25 公尺 | 30 公尺 | 30 公尺 |
恆重下潛 | 12-20 公尺 | 10-16 公尺 | 10-20 公尺 | 12-20 公尺 |
水下救援 | 5-10 公尺 | 5 公尺 | 10 公尺 | 6-10 公尺 |
哪一種自由潛水證照比較好?
那自由潛水系統、自由潛水證照種類到底重不重要呢?說真的,不是那麼重要。
厲害的學校也會有打混摸魚的老師、名氣小的學校也會有用心良苦的老師,但就算你遇到一位好老師,不上進天天翹課還是可能被當掉。所以在報名自由潛水課程時,比起挑系統,找到專業用心的教練、自己也願意用心才是首要考量。除非未來有計劃把自由潛水當職業,有些潛店可能會要求特定自由潛水系統,那你在選擇時就需要注意(不過之後也是可以轉學的),假如只是想休閒自潛就不用太顧慮要 AIDA、SSI 還是 PADI 自由潛水證照。
自由潛水證照考照流程為何?
簡單的自由潛水考照流程通常分為平靜水域(泳池課)、開放水域(海訓)和學科三種課程。上完所有 課程後會進行學科及術科考試,而各個自由潛水系統的過課門檻也略有差異,只要考過該系統所設定的門檻就可以順利結業囉。
如果沒有通過考試怎麼辦?
其實很少人在上完自潛課程後可以一次成功考過,有非常大的可能會在某個項目中卡關。但其實不用太擔心,一般來說自由潛水考試都可以補考,補考的方式會視教練而訂,所以在報名課程前,記得先問問你的教練補考方式、是否需要收費等等喔。
自由潛水學校怎麼選?
自由潛水課程大概會花上 3、4 天時間,建議大家可以先從自己方便上課的地區開始找起,也可以參考看看各家學生的評價。另外也別忘記詢問,除了考證期間以外,未來能否回去找教練練習?練習的收費方式、使用自潛裝備如何計費等等。以下列出選擇自由潛水店家時可以特別注意的事項:
有沒有推薦的自由潛水店家?
台北:heyhey Dive
台中:自由領航員
墾丁:面鏡臉
小琉球:Om Space
自由潛水課程費用大概是多少?
什麼季節適合學自由潛水?
既然都要玩水了,當然要好好享受充滿陽光沙灘比基尼的夏天!大多數人會擔心冬天學潛水太冷所以選在夏天上課,但其實自由潛水課程中通常都會提供防寒衣,如果你比較不怕冷,避開人滿為患的夏天其實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除了季節外,還有沒有什麼其他上課時間的考量?
也可以把海訓地點的能見度、氣候納入考量,例如東北角、綠島、蘭嶼因為受東北季風的影響,冬天的浪況和氣溫會比較不穩,春夏兩季是最適合前往的時機;小琉球和墾丁則是受西南氣流影響,夏天的能見度相對較差,比較適合在秋冬前往。
以上為本次的自由潛水基礎指南,七分之二的探索為新手們列出學自由潛水時常見的 10 大問題,並一一解答這些讓人頭痛的疑問,看完這篇介紹讓你馬上對自由潛水有更近一步的認識。不論你是想成為一條悠遊海中的美人魚,或是想挑戰自我的極限,在踏上自由潛水這條路,唯有學習最扎實安全的自潛知識,未來才能無憂無慮地在海中進行這項運動。同時也別忘了在課後要持續進行自由潛水練習、提升自己的水性,學而時習之,如此一來才能潛得開心又安心。
AIDA 跟 PADI的門檻相反了
感謝回報,已更正資訊。